袋料灵芝栽培技术2008/03/18
灵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,有袋料栽培,段木栽培,露地野外仿野生栽培等,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多采用袋式栽培,现分别介绍几种常用栽培方法。 一、 袋式栽培法 根据我国北方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灵芝生长特性等情况,华北各省每年3月上旬至6月中旬为灵芝的栽培季节,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出芝季节。这段时间用自然温度即可栽培灵芝;有空调设备也能在冬季加温栽培! (一)、袋式栽培料的配方 栽培料的配法各地因地制宜,根据当地原料情况进行选配,这介绍几种简易的栽培料配方,便于在农村或城镇推广使用。它具有原料来源广,成本低、菌丝生长壮、出芝率高等优点。 1. 杂木屑85﹪,麸皮15﹪。 2. 杂木屑85﹪,麸皮14﹪,硫酸胺1﹪。 3. 杂木屑45﹪,棉籽皮14﹪,麸皮9﹪,蔗糖1﹪。 4. 棉籽皮85﹪,麸皮14﹪,蔗糖1﹪。 5. 玉米芯?(粉碎)50﹪,杂木屑35﹪,麸皮15﹪。 6. 杨树叶85﹪,米糠15﹪(或加麸皮)。 7. 麦秸粉45﹪,杂木屑40﹪,麸皮(米糠)15﹪。 8. 麦秸粉45﹪,棉籽皮45﹪,麸皮10﹪。 以上各种配方中麸皮可用玉米粉代替,也可加入1﹪石膏粉,1~3﹪过磷酸钙等,料水比例一般在1:1.2~1.4合适,根据实际情况,以拌料后用手握一把料,指缝间有水滴渗出,但不滴下为宜。 (二)装料和灭菌 栽培袋可用直径15~17cm、厚3丝米的聚丙烯塑料袋,截成长25~45 cm。将培养料拌好后,焖放半小时后装料。装袋前,应检查袋有无破损袋一律不能用。常规塑料袋可装折合干料0.3-0.75公斤装袋时用手压实,料面要平,然后扎好袋口。装好袋后要及时灭菌,以防培养料发酵变质。 灭菌时,将料袋分层排在锅内,在1. (三)接种和培养 1.接种 ①接种设备和工具的消毒;接种前进,一定要做到接种室、接种箱和接种工具严格消毒,以避免污染杂菌,提高接种的成功率。 具体做法是;先将灭菌后冷却的料袋和经75﹪酒精表面消毒的原种瓶(袋)以及清洗干净的接种工具,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然后按每立方米用36~40﹪的甲醛溶液10ml倒入瓷杯或玻璃杯内,后加高锰酸钾 ②接种方法在已消毒的接种箱或室内点燃酒精灯,用灭菌镊子剔除菌种表面的老化菌层,并将菌种搅散,便于以后镊取,(谷粒菌种可用接种勺取)。打开料袋两端的扎口,分别接入原种,菌种应散撒在料面上,不要集中在袋口以免影响发菌和出芝。一般一瓶谷粒原种接菌袋40-50袋,一瓶棉籽皮原种接菌袋25-35袋。 2.发菌培养 ①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到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,搬运过和要轻拿轻放,防止坏损塑料袋。培养室在使用前二天应予先做好消毒灭菌处理。方法是:每立方米用 ②杂菌检查与防治 接种5天后开始检查袋口两端及菌袋四周是否有杂菌污染。凡出现红色、绿色、黑色菌丝的即是杂菌,应及进防治。防治方法是:取70﹪酒精,或用70%酒精与36%甲醛溶液1:1混合液,装录注射器中,注到袋子有杂菌的位置,然后贴胶布封住针口。也可用其它杀菌剂或10%新鲜石灰水液注射,石灰膏封口。 (四)出芝管理 经培养,待袋内长满菌丝后,逐渐进入子实体的形成阶段,这时应运到出芝室管理。首先将袋口绳子松开,剪去多余塑料袋,1-2天后稍松开袋口,增加室内相对湿度,刺激子实体形成,2-5天,菌丝表面出现象指头大的白色疙瘩,这就是灵芝子实体的原基。在这一阶段,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和控制通风量。温度要保持在26-28℃,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-95﹪。温度控制一秀根据自然气温变化,加以调节,早、晚气温偏低,遮盖草衫物保温,中午气温过高时,应开窗通风或喷水降温;湿度控制,小型菇房可采用喷雾器喷雾法,每天3-4次,可以满足要求,大、中型菇房,可采用半自动微喷装置进行喷雾,效果良好。空气相对湿度可用干湿球湿度计测定。光照一般以散射光为宜,避免日光直射。灵芝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,尤其在结盖时期进行每天通风换气是很必要的,否则,菌柄长、不开伞或畸形。 在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,灵芝原基迅速增大,边缘向外扩展,形成菌盖,菌盖边缘乳白色,日生长速度可达0.5-1cm, 菌盖一圈圈向外扩散生长。 ㈤采收 经过20天左右,灵芝菌盖边缘乳白色-乳黄色圈消失,表明菌盖已停止生长,但还可进行加厚生长。当菌盖边缘不再生长,菌盖下面子实层内散出棕红色担孢子时,表明子实体已成熟,即可采收。采收前应注意收集子实体放出孢子,可以利用。采收时,用果枝剪刀从菌柄基部剪下,如带有培养基或袋子残留物,应及进去掉,采后及时晾干,或烘干;保存加工或出售。保存过程中一定要防止霉变和虫害。 山东灵芝培育基地(技术部) 0635-5611740 |